-
高速铁路钢轨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 无损检测设备
发布时间:2023-06-01 12:36 发布人:汇佳自营 点击数:2281
-
成果名称
高速铁路钢轨等重大设施及新型材料无损检测设备
主要负责人
王平
密级状态
1非密成果
□涉密成果已完成解密
技术领域
□新一代信息技术 器械
□新材料及其应用 其他 ( )
□智能制造 1高端装备 □生物医药和医疗
□新能源与环保 □应急救援及公共安全 □
知识产权状况
1技术秘密 1专利 □计算机软件 □植物新品种 □集成电路 布图设计
□生物、 医药新品种 (新药证书/临床批件/生产批件) □未涉及 知识产权
知识产权
基本信息
脉冲涡流应力裂纹集成检测系统及方法CN101865883B; 一种钢轨表面伤损漏磁检测装置及方法CN111024805B;
种基于脉冲涡流的铁磁性材料屈服强度参数估计方法 CN108982657B 等。
简要介绍
本成果在巡检条件下,实现多物理量融合的钢轨病害动态检测技术。 采用复合电磁技术检测材料表面和内部的宏观伤损;采用巴克豪森 技术测量缺陷产生前的残余应力、材料状态改变、表面早期伤损; 应用相控阵超声技术检测钢轨内部缺陷,并实现焊缝的精确定位及 智能化全尺寸高效检测。实现覆盖诸如钢轨 (含焊缝) 等重大设施 及新型材料全尺寸、全寿命周期的健康状态综合检测。高速铁路损 伤检测:实现 80-350km/h 的高巡检速度下对轨道不同阶段损伤的检 测,提高轨道安全性;智能制造质量检测:实现新型加工、增材制 造中加工质量无损检测,提高智能制造的加工水平;结构智能健康 监控:实现钢轨、桥隧、航空航天设施关键部位故障状态监控,提 高重大设施寿命。
关键词
多物理量融合、钢轨病害动态检测
当前应用情况
本成果适用于高速、普速、重载等各种铁路线路钢轨、城市轨道以 及新型材料的伤损和缺陷检测。检测范围覆盖钢轨表面状态、表面 开口裂纹、亚表面核伤、轨头内部核伤、轨颚伤损、轨腰螺孔裂纹、 轨底伤损损伤等。实现缺陷的三维重构,实现表面开口裂纹、亚表 面核伤的分离辨识, 以及早期裂纹角度、宽度、深度的信息;进一 步判别损伤程度,并进行钢轨的故障预警和寿命评估。对钢轨表面 的残余应力、疲劳、机械特性改变、波磨等钢轨表面状态信息进行 数据采集、信号提取和标定。
本知识产权对应
产品技术优势和
性能指标
巡检试验转台的速度提升至 350km/h,填补了国内 350km/h 速度等级 巡检试验转台的空白。首次在国内研究了 350km/h 高速及不饱和状 态下铁磁性材料动态磁化过程机理。采用电磁、涡流、 图像等无损 检测核心关键技术,研究各种材料的伤损缺陷对检测信号的影响, 克服使用环境、高速运动对检测系统的影响,在高速及重载铁路应 用条件下,实现对服役钢轨宽度 200 μm 以上,深度 10mm 以内的表 面、亚表面的裂纹缺陷损;轨头核伤、轨颚横向裂纹、轨腰伤损、 轨底横向裂纹伤等内部伤损进行快速巡检,构建了高速钢轨裂纹巡 检设备,标定线检出率达到 100%,定位精度 5mm。实现对铁路钢轨 裂纹缺陷形貌参数等相关数据信息的快速获取、损伤程度判别,并 进行故障预警和寿命评估。
技术成熟度
( 9 ) 级 (参照 GB/T22900-2009 标准,共按 9 级划分)
先进程度
□国际领先 1 国际先进 1 国内领先 □国内独家 □国内先进
具体描述: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研制的钢轨表面伤损高速 漏磁检测系统属国际首创,在表面伤损检测、里程同步、激光对中 指标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
成果状态
□样品、实验室阶段 □中试生产、应用开发阶段
1小批量生产、工程应用阶段 □批量生产、成熟应用阶段 □其 他 ( )
同类技术/
产品国内外
发展情况
美国Sperry 公司采用涡流检测技术对钢轨踏面的滚动接触疲劳裂纹 进行检测,将涡流传感器和内置数字处理模块封装在智能表面裂纹 滚筒检测单元中,该涡流检测技术也可以集成于公铁两用探伤车和 有轨探伤车。其涡流探头采用 4 通道,提离约 1mm,检测不超过5mm 内深度的开口裂纹。
德国PLR 公司研制的超声波和涡流组合检测技术于在钢轨探伤车 SPZ-1 上使用,装有 10 个超声波探头和 4 个涡流探头,能以最高 80km/h 的速度检测钢轨。涡流检测技术主要检测钢轨踏面的滚动接 触疲劳裂纹。涡流探头过道岔、钢轨接头等间隙较大处时,整体结 构需要提起。涡流探头覆盖顶面到轨距角不同角度,提离约1mm,检 测 2.7mm 内深度的开口裂纹,对每段钢轨的表面裂纹的平均深度、 裂纹数量进行统计。
获奖情况
无
科研团队与 转化基础
团队汇聚了多家单位长期从事钢轨检测相关的研究、设计、实施、 管理、维护等工作,在学科上都有交叉互补性,研究成果均处同行 业领军地位,拥有合理的 “产学研用”合作模式, 申报团队依托的 研发平台地铁、普通铁路、高速铁路等各种领域,包括高速载运设 施的无损检测监控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及产业化研究机构,研发 能力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地位。 团队包括铁路基础设施检测方面的数 据分析专家与工务段现场经验丰富的一线技术人员。 团队成员在铁 路工务数据分析方面经验丰富。
发布有效期
□三个月 1六个月 □一年 □其他 ( )
成果单位/个人基本信息
单位名称/个人
南京航空航天大学
单位性质
□科研院所 1高校 □企业 □其他 ( )
法人代表
单忠德
邮编
210016
联系人姓名
刘佳
职务
项目经理
联系电话
13652186133
电子邮箱
通讯地址
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与万德庄大街交口新都大厦1-505